如果说古代史上,有哪个人像天龙八部里面的扫地僧一般深藏不露,恐怕只有一位源顺网,而这个人却突然消失,杳无音讯。
古代还有4个人,也和他一样,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无论别人怎么找,都毫无线索,他们到底有何特殊?
老子
第一位是老子。老子一生在国家图书馆潜心研究30年,如扫地僧一般,孔子也曾向他求教。
他的家族世代任职周朝史官(守藏史),专职管理典籍、制定历法、记录国政及祭祀占卜。
公元前551年,老子进入国家图书馆任职,开始有机会阅读大量文献资料。
展开剩余96%由于“史”的公平、公正、信实的特性,相对于司马迁自成一言的《史记》,老子编写史书更重要的不是吸引人,而是客观公正。
所以,老子需要保持政治中立,来保障文化传承的连续性。
而这一做就是16年,公元前535年,老子写史不肯屈从权贵,被免职。
大概过了五年,老子的名气越来越大,又被召回继续担任守藏史。
周景王晚年,打算废掉太子姬猛,改立庶子姬朝为太子,但还没来得及实施,就病逝了。
贵族单旗、刘卷违背周景王的遗命,杀死顾命大臣孟宾,拥立旧太子姬猛继位,是为周悼王。
原本有机会上位的姬朝自然心生不满,于是他联合被罢免的旧臣以及“百工”(手工业者与低级官吏)起兵夺位。
单旗、刘卷的军队被姬朝击败后,姬猛逃入了王宫固守。
姬朝党羽趁着晚上,偷偷潜入宫中将周悼王劫持了。
此时晋国的先头部队已经到达,杀入宫城,打算营救周悼王。
但继位不过半年的周悼王,却在混乱中被人杀死。
晋顷公的大军到达后,姬朝实力不足战败,携带王室典籍逃往楚国,打算借助楚国反攻。
公元前516年,老子此时55岁了,作为守藏史的老子源顺网,因看管不善,失职被罢黜,回老家归隐。
眼看着王朝内乱,周王室权威彻底崩塌,老子坚守了三十年的文化守护使命被迫中断。
老子回家后,开始著书立说,系统整理毕生哲学思考,初步形成《道德经》的核心思想框架。
几年后,老子游历到沛地,在这里设坛授徒,传授“道”,孔子五十一岁时,专程来到沛地和老子讨论“道”。
老子一生讲求无为而治,到了81岁时,老子看尽了王权幻灭,明白了身为“人”的使命,便打算西出函谷关,云游四方,寻求天道,传播自己的“道”。
老子骑着青牛西行,到达函谷关时,答应关令尹喜的请求,留下了一本五千字的《道德经》,而后西去,世人再也不知道老子的去向。
老子西行,是生命超脱的表现,正和《道德经》:“功遂身退,天之道”相得益彰。
西施
而第二位是西施。
春秋末期,西施出生在越国的一个小村庄里,平时帮别人洗衣服谋生。
据说,由于姿色绝美,她洗衣服时,连水里的鱼都被她倾倒。
鱼儿忘记了呼吸,渐渐沉入水底,“沉鱼”之名传遍天下,西施被选入越王宫。
越王勾践一直打算向吴国复仇,便将西施献给吴王夫差。
西施本是一乡村穷苦姑娘,为了国仇,委身敌国,供吴王娱乐,引诱吴王堕落。
夫差被温柔美丽的西施打动,不惜耗费巨资,为西施筑造春宵宫、馆娃阁。
吴王夫差沉迷享乐,终于导致国力衰弱,民怨沸腾,最终被越王勾践灭掉。
以王宫的严密程度,西施没有办法自己逃出去,吴国灭国前,她很有可能被吴王杀死。
但吴国被灭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宠幸后宫,深情的吴王也有可能将她送出宫去;她也可能拒绝吴王的好意,跟着吴王殉情了。
另外一种情况,越王勾践攻吴前,就秘密派人将西施救了出来。吴灭后,王后出于嫉妒,以“红颜祸水”的名义处死了西施。
朱允炆
第三位是建文帝朱允炆。
1402年,朱棣攻破南京城,靖难成功。
南京城内突然燃起熊熊大火,燕军搜捕全城,没能找到朱允炆,只在大殿内发现两具遗体。
为了稳定朝野舆论,在姚广孝的建议下,朱棣命人将其认定成了朱允炆,并以帝王礼仪厚葬了他。
但之后,朱棣又加紧安排胡濙、郑和持续搜寻朱允炆踪迹,因为他始终对其身份存疑。
朱允炆很有可能在别人的帮助下,隐居避世了,那他消失后,去了哪了呢?为何朱棣倾天下之力也没能找到他呢?
近年来福建宁德出土的墓葬,被认为是朱允炆的墓穴,可这个说法很快已经被证实,其实是元代高僧的墓穴。
朱棣登基后,穷其一生,一直御驾亲征北方,难道是怀疑朱允炆前往了蒙古?如果朱棣不亲自带兵,是担心将士会被朱允炆策反吗?
如果朱允炆逃往北方,走陆路一直西行,去西方隐居也是可能的。
民间还有一些说法,认为朱允炆在大臣的协助下,秘密逃离南京,剃度为僧隐居寺院。
阿速吉八
第四位是阿速吉八,他是元朝泰定帝也孙铁木儿与八不罕皇后所生的长子。
1324年三月,阿速吉八被册封为皇太子。
泰定帝1328年病逝后,丞相倒剌沙拖延月余,于同年九月在上都拥立9岁的阿速吉八为帝,改元“天顺”,与大都的元文宗图帖睦尔形成对峙。
初期,两军交战,最终大都的军队占据优势,1328年11月就攻入了上都。
丞相倒剌沙献上玉玺投降,一月后就被处死。
就像朱棣一样,元文宗继位后,长期派人秘密搜查阿速吉八的下落,《元始》当中,也没有对阿速吉八的结局有明确记载。
继位才42天的小皇帝,就好似凭空消失一般。
从被权臣拥立到仓促消失仅一个月,幼主继位成为权臣傀儡的恶性循环加剧,为后期频繁政变埋下伏笔。
阿速吉八的消失,导致皇位继承彻底失控,直接引发元文宗与明宗兄弟相残的深层动荡,中央权威进一步瓦解。
沈珍珠
最后一位名为沈珍珠。
沈氏出自吴兴望族,726年出生。本名没有记载,民间称呼她为“沈珍珠”。
唐玄宗时期,沈珍珠被选入东宫。太子李亨把她赐给了广平王李豫。
742年,沈珍珠为李豫生下了长子李适。
756年,安史之乱第二年,叛军攻破长安。
唐玄宗带着禁军仓皇逃跑,30岁的沈珍珠,因未随驾落入了安禄山叛军之手,被囚禁于洛阳掖庭为奴,长达一年。
一年后,李豫收复洛阳,寻回沈珍珠。但因为战事不休,洛阳相对比较安全,李豫便没有把沈珍珠带回长安。
可没有想到,史思明卷土重来,759年,洛阳又被攻陷。
而叛军到来之前,李光弼已经将城内全部搬空,但是沈珍珠却不知去向。
762年,李豫即位后,是为唐代宗(避讳李世民名,未用唐世宗),他持续派遣使臣寻访沈珍珠18年,但终究没有找到。
779年,李适即位,是为唐德宗,册封典礼上,李适痛哭不止,隔空遥尊生母沈珍珠为皇太后。
他继续扩大搜寻,派遣特使赴江淮、河南等地排查,悬赏民间线索,甚至对冒充者(如高力士养女、崇善寺尼姑)采取“宁受百欺,毋失一真”的宽容态度,导致多次大规模骗局。
终李适一生,也没有找到母亲。李适去世时,他和父亲李豫已经找了四十多年。
805年,唐宪宗继位,大臣建议不要再寻找了。宪宗只好用衣冠冢祔葬于唐代宗的陵寝,官方搜寻正式结束。
结语
每一位消失的名人,都对当时的政局,甚至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他们的消失,也反应当时社会正处于战乱频繁,历史模糊或者断档时期。
老子留下的道德经源顺网,至今还未被世人悟透。如果他没有消失,9r.x8e1.iNFoHTTPS
诚利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